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过去几十年,电力行业为了支持经济增长,满足电力需求是首要发展目标,电力行业的主要矛盾是供给能力不足,因此发电行业重在规模扩张(圈地盘)。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电力供需已经由不足转为相对过剩,提高效率逐渐成为首要发展目标。因此电力改革,发电环节的有效竞争..
过去几十年,电力行业为了支持经济增长,满足电力需求是首要发展目标,电力行业的主要矛盾是供给能力不足,因此发电行业重在规模扩张(圈地盘)。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电力供需已经由不足转为相对过剩,提高效率逐渐成为首要发展目标。因此电力改革,发电环节的有效竞争日益重要。电力侧,尤其拥有大规模火电产能的发电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或从“圈地盘”改为“争电量”。 2014年全国电力需求下降,仅增长了3.8%;今年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也仅增长1.3%。相对应的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大幅度下降,其中火电发电利用小时降幅最大,今年1-6月火电发电利用小时为2158小时,7月份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降了1.3%。如果电力需求没有尽快回升,简单计算可得今年火电发电利用小时应该不会超过4300小时。我国火电系统先进高效,发电利用小时比较正常应该是5300小时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有20%的过剩。 另一方面,2012年以前电力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快,事实上,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还增长了7.5%,和GDP大致是一比一的关系,相对应电力需求预测很高,所以当时电源规划也做得比较高。因此目前虽然电力过剩,火电装机还在大幅度增长,在建的火电项目也还比较多,今年1-6月火电投入运营2343万千瓦,据说火电在建规模还有7686万千瓦。因此,即使已经明显的火电产能过剩,今明两年还会有比较多的火电项目建成并形成产能。 对于火电装机而言,雪上加霜的是还将受到清洁能源的挤压。为了满足政府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目标,近几年清洁能源的发展脚步不会停下来。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的装机还是会比较大幅度增长,由于政府将采用清洁能源优先发电和优先购电权,火电的发电量将受到挤压。 火电提供的电量占据我国总用电量的75%以上,目前火电利用小时数的确说明电力已经有比较多的过剩,除非对今后的电力需求非常乐观,发电企业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追求火电项目,相应项目投资会减缓,火电“圈地盘”的兴趣将大打折扣。 近两年发电企业业绩很好,主要原因是煤炭价格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超过电量下行的幅度。从2012年5月份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综合平均价格从每吨787元持续下降至2015年7月的每吨417元,给火电装机为主的发电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盈利空间。目前煤价疲弱依然,似乎没有走高迹象,如果电量没有进一步下降,而且上网电价没有很快下调,发电企业下半年盈利应该不用担心。 但是,煤炭行业也有成本底线,煤价进一步大幅度下跌的空间应该不大了。而且按照煤炭联动机制的要求,电价可能需要相应下调。此外,政府可能也会考虑减低电价来支持实体经济。所以如果电量没有很快大幅度回升,电力行业明后年盈利增长将减缓。 因此,电力需求低迷可能成为今后发电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约束。如果短期内社会用电量增速无法显著提升,单个发电企业的发电量多寡将决定其盈利空间,“争电量”对于发电企业显得日益重要。 发电企业如何“争电量”?在过去计划调度的背景下,电量基本上采取平均计划调度,因此,“争电量”现实中难以进行。最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9号文)提出放开计划调度电量和放开售电侧,允许发电企业参与售电。据说发改委有望于近期发布电改五个配套文件,其中就包括《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放开发用电计划为发电企业“争电量”提供了可行性,而售电侧放开则为发电企业提供了自己卖电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目前的发电企业而言,电力改革最大的利好是放开售电侧和计划电量管制,而且这个蛋糕不小。目前在深圳市试点实施新电价机制,2015至2017年深圳市电网输配电价比2014年每千瓦时下降1分多钱。初略计算,2014年全国电力消费总量为5.5万亿度,即便每千瓦时有1分钱的空间,就意味着超过500亿元的市场。在目前电力增长缓慢、电力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电力改革对发电企业非常有吸引力。 电改方案一旦实施,发电企业也将面临不同的运营环境,以前由于其生产和销售上在很大程度受到电网企业制约,但下游风险向其传播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拦截,除自身的经营风险因素外,其所面对的产业链风险更多来自于上游企业(如煤炭价格和煤炭产能)。电力改革以后,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除了自身因素和上游的风险因素之外,还将受到下游关联企业的影响,任何影响下游企业的风险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发电企业的电量销售。 所以,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低成本发电和更强的销售将获得竞争优势。发电企业将出现分化,环保高效的机组将得到更大的电量空间,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也将带来挑战和风险,需要其改变之前“靠政府”的习惯,改为“跑客户”和“跟市场”,通过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以市场竞争力来获得发展空间。 “争电量”仅仅是今后几年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侧面。重要的是,电力行业需要考虑如何在能源发展“新常态”下着眼长远发展,以及如何顺应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形势要求,改变经营模式。根据最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建设和投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发电企业的确在转变发展方向,清洁能源和智能电力(互联网)是有效的发展契机。
|